返回第96章 食疗第1页  三界快餐店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第96章 食疗(第1/2页)

凌萧无奈笑了笑,正准备请他们一同进去,唐婉便继续问道,“诶凌萧,现在好像跟食疗这类有关的饭店都很赚钱啊,我觉得你这么厉害,不妨也搞一个啊,开个食疗餐馆、药膳餐馆什么的,那多好。”

凌萧听完,想了想回答说道:“这个,我暂时没有考虑。不过,我后面打算根据时节、气候,在餐厅推一些不同的食物。”

“为什么”唐婉继续问道。

她注意到,提到药膳餐厅,凌萧的脸色突然就变得有些伤感了,这瞬间就勾起了她的好奇心。

“食疗的食物大都很简单,应该是我大家都能吃得到吃得起的。而大部分的食疗餐厅,全都因为挂上了食疗二字,与食疗挂上了钩,便因此价格疯涨。能吃得起的人,寥寥无几,那不是我想要的。”

凌萧说着,模样颇有些无奈。在厨师这个行业,凌萧是有着自己追求的,他也想要赚钱,但有些钱他是不会赚的。

如今真正做食疗的餐厅本来就少,物以稀为贵,价格自然就会上去。但在凌萧看来,食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,应该让所有的华夏人都能轻松享受到食疗带来的好处才对。

看着唐婉和姜晴,他接着又强调说道:“另外,还有一点儿,食疗和药膳并非同一概念。前者使用食品进行调理,而后者则是将通常归入“药”范围的变成可口的食品。

很可惜,还有一部分的餐厅,根本分不清食疗和药膳的区别,就开起了这样的餐厅。”

提起这个,凌萧心中不免觉得有些许的无奈。x23

华夏原创医学讲究药食同源并非凭空而来。五谷杂粮,有益于人类而无害身体,因而性中。这是华夏原创医学选择食品最主要的标准。这个标准是建立在“以人为本”的基础上,而不是建立在以实验动物“检验”的客观基础上。

在这个标准里,食品和药品并没有截然分开的界线。

食品中略略离开“中”时就会偏凉例如绿豆或偏温例如豆豉。如果偏离“中”较远时,就是“寒”与“热”。如果更远离“中”的就是“药”了,这就是凉药或者热药的来历。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”,这是中医的治疗原则,得了热病应该用凉药,如果热得不那么厉害,就不一定要药了,

西方医学则不然。凡药就不能是食品,食品则不准说疗效,至于“毒”就更加另类了。

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目标不同:西医治人的病,而中医是治得了病之人,各有自己的价值评估体系。

本来两种体系可以互补,可以互相尊重,然而今日之医学,西医价值评估体系“在朝”,中医“在野”,“药食同源”这一宝贵财富因此被质疑、被摒弃以至于被误用。

对于这样的现状,凌萧感觉到很无力,他父母的梦想是让华夏美食通过快餐走出来,每个人都能吃得起,而同时,还有还要大家吃的合理,吃的身体健康,这其中就与食疗脱离不了关系了。

食物,看似无害,搭配合理,可以成药,但若是搭配不合理,那边是要人命的剧毒。

所以,凌萧从小不光被逼着学习厨艺,同时还要学习中医。

“伤寒治法以六经分篇,然手足各有六经,实则十二经也。手足之经既有十二,而伤寒论但分为六经者何也”

想到凌萧忍不住想起自己小时候,抱着医术都在厨房角落,一边打着瞌睡,一边背医书的情景。頂丶ノ亅丶哾網

如今再回想起来,那些经历,反而变得有趣起来。

“喂喂喂”

一双大手在面前晃来晃去,凌萧这才回过神来。

“你这家伙在想什么呢一会儿一脸无奈的样子,一会儿又笑呵呵的样子。”唐婉大声说道。

凌萧摇了摇头,没有过多解释,“我们进去吧。别光让他们收拾地方了。”

说完,凌萧直接走进了饭店之中。

比起自己的老店,这个新饭店地方可就要宽阔多了,厨房也换了个大厨房,里面所有的家伙什都是全新的,一进来,蔡郁垒和姜国生就在里面转个不停。

对厨师而来,厨房就是他们的战场,是最重要的地方了。

“完了,凌萧,看到这个厨房,老店那边那个小地方我都有点儿不想回去了。”厨房内,蔡郁垒冲着凌萧,笑呵呵开着玩笑。

“老蔡,那可不行,老店那边可全都指望着你呢,你要是想过来,也行,那你得再找一个厨艺不比你差的。”凌萧哈哈笑着。

新店开张之后,他还是要上学的,不可能全部时间都在店里呆着。

若是将蔡郁垒调新店这边,新店肯定是没有问题了,但是老店那边,只留下姜国生的话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
这几天在蔡郁垒和凌萧的指点下,姜国生的厨艺确实是进步不少,但距离独当一面,那还差得远呢。当然,这个标准是凌萧他们的标准,若是放到外面的小饭店,姜国生绝对已经是大厨师级别的了。

老店那边,过去的基本都是老顾客,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蔡郁垒的水平,若是蔡郁垒离开了,那边的声音肯定会受影响的。

而新店这边,距离学校特别紧,由姜国生来掌勺,就算有什么情况,凌萧也可以随时过来。

对于这个安排,蔡郁垒和姜国生也是赞同的。
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)
加入书签阅读记录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